首頁|網站地圖|分享至:
腦中風照護-社團法人高雄市腦中風病友協會

腦中風照護

首頁腦中風照護您是具有高復原潛力的中風病患嗎?優質、高強度照顧來囉!

您是具有高復原潛力的中風病患嗎?優質、高強度照顧來囉!

更新日期:2014/03/20 16:57:03
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暨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   蔡宜蓉(102年12月)
 
許多中風病患在復原期間可能會感嘆住院期間太短、復健時間太少,全民健康保險署為了提高中風病患復原照顧的成效,委託腦中風學會、職能治療學會、物理治療學會、復健醫學會等專家,共同規劃了「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照護品質提升方案-以腦中風為例」的試辦計畫,將針對具由高度復健潛能的中風病患,在急性期之後,盡快依據其需求,提供高強度、優質的團隊照顧服務。本計畫已經在健保署公告,號召全國各健保特約醫院組團前來投標計畫案,最快將於明(103)年開始推動實施。對病患及家屬而言是一大福音!
病患中風之後常見的失能症狀包括:半身癱瘓、動作障礙、感覺功能缺損、認知能力下降、語言能力障礙、吞嚥困難,甚至情緒憂鬱等問題,這些問題在病患生命徵象穩定之後的一段期間內,只要不是傷害特別嚴重,不少人都有高度的復原潛力。目前為止的照顧現狀,受限於多專業醫療團隊整合的難度、健康保險給付的規定、醫院病床與人力調配的壓力等因素,有些病患在接受中風急性後期照顧時遇到一些瓶頸,導致病患在不同的醫院病房之間不斷進出,而身心社會功能也不見得獲得最好的復健,其結果是,社會上失能的人數持續累積,家屬承受沉重又長期的照顧負荷,健保署也不斷付出高額的費用在同一群病患身上。
為了改善這些狀況,全民健康保險署規劃了「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照護品質提升方案-以腦中風為例」的試辦計畫,希望國內各層級的醫院組成數個「照顧醫院群組」,將有復原潛力的病患轉介到離家最近醫院的「急性後期照顧病房」,由跨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營養師和護理師等專業組成跨專業優質照顧團隊,依據病患的潛力,分別提供兩種強度的復健和照顧,最高強度可以達到每天多次、最高三小時的專業復健介入,期盼在中風後72小時病患穩定後到六週的期間內,為個案創造最有效的治療。若是病患進步情況良好,還可以在同一個「急性後期照顧病房」再接受住院六週的照顧。
健保署以及多個專業學會希望藉由急性後期照顧試辦方案的推動,幫助健保醫療照顧規劃出另一套適合亞急性以及急性後期的照顧制度,使得有中期照顧需求的病患能夠擺脫健保以急性醫療為主的設計,獲得最適合自己的復原照顧。健保署明年之後還將陸續推動其他如骨折、腦傷、心肺疾病或失智等疾病的急性後期照顧方案,嘉惠更多有需求的病患。

轉載自高醫醫訊33卷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