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網站地圖|分享至:
腦中風醫療新知-社團法人高雄市腦中風病友協會

腦中風醫療新知

首頁腦中風醫療新知腦中風的過去與未來

腦中風的過去與未來

更新日期:2014/03/19 11:14:15
腦中風中心 林瑞泰 主任(102年12月)

腦中風(stroke)是腦血管發生突發性血流障礙,導致意識或神經功能受損急症神經系統疾病,病發後通常是非死即殘,約20~30%患者恢復良好,只呈現輕度殘障,其他70~80%的患者都會遺留下智能、飲食、語言及肢體方面的障礙。臨床上概分為出血性(腦血管破裂)以及梗塞性(腦血管阻塞)兩種類型,此兩種類型再依據病因更細分為多種亞型。

1980年代,腦斷層攝影檢查(Brain CT scan)還未普及時,臨床醫師對於腦中風只能予以消極性處置,例如降低腦壓、控制血壓、血糖等等,根本談不上積極治療,遑論後續之建設性復健治療或日後預防中風再發之持續衛教。

90年代的腦中風臨床醫療開始有了「大躍進」,隨著神經影像學的快速發展,腦外科手術對於出血性中風的處置以及對於血管狹窄的疏通治療,快速累積了許多可貴的經驗及成效。1996年美國率先使用rt-PA,用於「溶解」急性腦梗塞病人的「腦血管內血栓塊」,在獲致良好的療效之後,接下來5~6年間,全球大多數先進國家也都跟進,使用rt-PA來治療急性腦梗塞,從此大大降低殘障的機率,台灣隨即也在2002年開始施打rt-PA。

最近10年,又由於介入性腦血管處置(腦血管內裝置支架)的進步,以及復健醫療和輔具開發的蓬勃願景,加上針對心律不整引發中風患者所研發之新型抗凝血劑的療效和安全性獲得一致肯定,腦中風的防治效益更是進展快速,大大改善殘障患者的生活品質,增進腦中風後的存活率,也減少再發率。這些成效卻也帶來了復健需求激增和照顧重殘的人力吃緊,腦中風這個課題因此從醫療面擴散至家庭面、經濟面、社會面,並影響我們的健保政策,因為健保保費支出勢必要涵蓋緊急腦中風醫療的額外費用以及為越來越多的中風倖存病患提供漫長復健或長期照護。

由於網路、資訊的普及以及生物科技不斷創新,腦中風就跟癌症一樣也快速進入基因研究的世代,目前已經能夠針對血管硬化以及腦中風後復原和預後的評估提供良好的參考價值,未來的快速進展應可預期。近10年來,傳統中草藥對於腦中風的療效,一直都有良好的研究成果,一個 較大規模、透過跨多國的中草藥腦中風「隨機雙盲試驗」的臨床研究,歷經四年也終於得到西醫學者的正面評價,這似乎也預告未來中草藥治療中風將會有更好的願景。

腦中風這個疾病與我們大家都息息相關,我們的衛生福利部即將開辦長照計畫,而腦中風病就是造成「長照需求」的最大因素,另外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失智症」,其患病的人數遠不及腦中風病人來得多。
本專刊強調防治腦中風的保健知識並介紹幾種常見的腦中風類型,腦血管支架和輔具之應用、發展;並涵蓋腦中風有關中草藥開發、基因研究等未來治療的願景,但我們在此也預告國內公私立醫療單位已經開始建構「腦中風與心肌梗塞」此兩種「急症」的都會型緊急救治網絡,以減少遺憾。至於即將試行的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計畫,長照制度的推動以及日益嚴重的醫療照護人力資源流失問題,我們也會持續關心。
轉載自高醫醫訊33卷第七期